当前位置: 大亿网 >知识 >学习知识 >什么的大树

什么的大树

更新时间:2024-04-27 15:18:20

1:什么的大树

  1、茂密的大树;

  2、繁茂的大树;

  3、茁壮的大树;

  4、高高的大树;

  5、粗壮的大树;

  6、挺拔的大树;

  7、笔直的大树;

  8、参天的大树;

  9、翠绿的大树;

  10、绿色的大树;

  11、绿油油的大树。

2:西游记即唐贞观年间什么的事件什么的故事

  1、西游记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,大约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,即唐太宗贞观元年(627),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带领一个弟子离开京城长安,只身到天竺(印度)游学。他从长安出发后,途经中亚、阿富汗、巴基斯坦。过高昌国时,那里的居民非常推崇佛教,国王见他们是从大唐来的和尚,非常高兴,愿封他们为护国法师,加上黄金百两、骏马千匹。弟子动摇了,最后留在了高昌国,而玄奘偷偷溜了出来向西逃去。不料被高昌国士兵截住。没想到他们是前来护送玄奘西去取经的。士兵送给玄奘一匹白马和一些文书,玄奘感激不已,他向王宫方向拜了几拜,就骑马西去了。

  2、玄奘历尽艰难险阻,最后到达了印度。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,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,受到了赞誉。贞观十九年(645)玄奘回到了长安,带回佛经657部。他这次西天取经,前后十九年,行程几万里,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,轰动一时。

  3、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,由弟子辩机辑录成《大唐西域记》十二卷。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、地理及交通,没有什么故事。及到他的弟子慧立、彦琮撰写的《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》,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,从此,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。南宋有《大唐三藏取经诗话》,金代院本有《唐三藏》、《蟠桃会》等,元杂剧有吴昌龄的《唐三藏西天取经》、无名氏的《二郎神锁齐大圣》等,这些都为《西游记》的创作奠定了基础。

  4、吴承恩也正是在民间传说和话本、戏曲的基础上,经过艰苦的再创造,完成了这部令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伟大文学巨著。

3:如什么似什么的成语

  1、如什么似什么的成语:如饥似渴、如狼似虎、如鱼似水、如花似月、如痴似醉、如花似朵、如胶似漆。

  2、如饥似渴:意思是形容要求很迫切,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,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。

  3、如狼似虎:意思是像狼和虎一样凶狠。比喻非常凶暴残忍。

  4、如鱼似水:意思是比喻关系融洽、亲密。

  5、如花似月:意思是形容女子姿容出众;同“如花似玉”。

  6、如痴似醉:意思是(1)形容因惊恐而发呆。(2)形容陶醉的精神状态。亦作“如醉如痴”。

  7、如胶似漆:意思是指像胶和漆那样黏结。形容感情炽烈,难舍难分。多指夫妻恩爱。

4:乞巧指的是织女乞取什么的意思

  1、是指向织女乞取智巧。乞巧释义:旧俗,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,妇女在院子里陈设瓜果,向织女星祈祷,请求帮助她们提高刺绣缝纫的技巧。

  2、七夕乞巧,起源于汉代,东晋葛洪的《西京杂记》里有记载,后来的唐宋诗词中,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。流传至今,中国各地的民俗活动不尽相同。在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,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前夜开始至七夕深夜结束,当地姑娘们为“巧娘娘”备下美食,载歌载舞请她入“凡间”,向她祈求心灵手巧、美丽幸福。

  3、“拜织女”纯是少女、少妇们的事。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,多至十来人,联合举办。举行的仪式,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,桌子上置茶、酒、水果、五子(桂圆、红枣、榛子、花生,瓜子)等祭品;又有鲜花几朵,束红纸,插瓶子里,花前置一个小香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