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大亿网 >知识 >学习知识 >端午节最著名的五言诗

端午节最著名的五言诗

更新时间:2024-04-27 18:51:15

一)端午节最著名的五言诗

  1、《屈原塔》,作者苏轼。

  诗词原文:

  楚人悲屈原,千载意未歇。精魂飘何处,父老空哽咽。至今沧江上,投饭救饥渴。遗风成竞渡,哀叫楚山裂。屈原古壮士,就死意甚烈。世俗安得知,眷眷不忍决。南宾旧属楚,山上有遗塔。应是奉佛人,恐子就沦灭。此事虽无凭,此意固已切。古人谁不死,何必较考折。名声实无穷,富贵亦暂热。大夫知此理,所以持死节。

  2、《屈原塔》是北宋著名诗人苏轼在嘉祐四年丁忧结束后,举家迁往汴京途径忠州时写下的诗词。诗中汴京指现在的开封,忠州指现在的忠县。这首诗表达了苏轼身处逆境,同时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,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的情感。

  3、诗词赏析:和刘禹锡一样,苏轼也历经贬谪,在一肚子不合时宜的心境中度过人生的大半光阴。不过写作此诗的嘉祐四年(1059),苏轼还是意气风发的青年才士,两年前刚以21岁的年龄成为进士。本年冬苏轼侍父入京,途经忠州南宾县(今四川丰都),看到这个与屈原毫无关系的地方竟建有一座屈原塔,惊异之余便写下了上面这首五言古诗。

二)端午节祝福语八个字

  1、关怀在心,好运一路。

  2、端午快乐,一生幸福!

  3、粽儿饱饱,财源好好。

  4、粽儿满满,人生暖暖。

  5、笑口常开,好运相伴。

  6、一杯黄酒,满载祝福。

  7、线线缠绕,欢乐拥抱。

  8、甜甜蜜蜜,团团圆圆!

  9、粽儿粘粘,福禄全全。

  10、天天开心,事事如意。

三)端午节由来风俗手抄报内容

  1、端午节(农历五月初五),又称端阳节、龙节、重午节、龙舟节、正阳节、浴兰节、天中节等等,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。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,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。

  2、仲夏端午,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,是龙飞天的日子,即如《易经·乾卦》第五爻的爻辞曰:“飞龙在天”。端午龙星既“得中”又“得正”,处在大吉之位,恩施普也,龙德显扬。

  3、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、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,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;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,节俗内容丰富。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,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,至今不辍。

四)与端午节相关的对联

  1、艾旗招百福; 蒲剑斩千邪。

  2、抚辰逢地腊;建午届天中。

  3、保艾思君子; 依蒲祝圣人。

  4、海国天中节; 江城五月春。

  5、酒酌金卮满; 盘盛角黍香。

  6、千古诤臣罹祸; 尔今屈子开颜。

  7、忆曹娥兮江复上; 吊屈子乎湘潭。

  8、五月端阳春穗黄; 八月中秋月儿圆。

  9、艾人驱瘴千门福; 碧水竞舟十里欢。

  10、艾叶如旗招百福; 菖蒲似剑斩千制妖。

五)端午节有什么风俗活动

  1、赛龙舟,赛龙舟,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。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,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。他们争先恐后,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。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屈原。

  2、端午食粽,端午节吃粽子,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。粽子,又叫“角黍”、“筒粽”。其由来已久,花样繁多。每年五月初,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、洗粽叶、包粽子,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。从馅料看,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;南方则有豆沙、鲜肉、火腿、蛋黄等多种馅料,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。吃粽子的风俗,千百年来,在中国盛行不衰,而且流传到朝鲜、日本及东南亚诸国。

  3、佩香囊,端午节小孩佩香囊,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,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。香囊内有朱砂、雄黄、香药,外包以丝布,清香四溢,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,作各种不同形状,结成一串,形形色色,玲珑可爱。

  4、悬艾叶菖蒲,在端午节,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。家家都洒扫庭除,以菖蒲、艾条插于门眉,悬于堂中。并用菖蒲、艾叶、榴花、蒜头、龙船花,制成人形或虎形,称为艾人、艾虎;制成花环、佩饰,美丽芬芳,妇人争相佩戴,用以驱瘴。